??? 今年已86岁高龄的台胞刘开鑫,早在1993年与台胞王秀明、张宝云夫妇共同筹资创立了株洲县心德教育奖学会(以下简称“心德奖学会”)。至今,心德奖学会整整坚持了24年,共资助学生400余人,发放奖励金额近30万元。

思乡情切:托人从欧洲寄回书信
??? 18岁那年,高中生刘开鑫泪别父母,离开株洲县朱亭镇高福村的家,投笔从戎,后考取军校,在空军任职,1951年,刘开鑫随部队一起来到台湾。退伍后,他放弃电信、电力公司等部门任职的机会,选择自由职业,开始创业。“做生意的时候,时刻惦记着家乡的消息,想知道父母兄弟姐妹的情况。”止不住对家乡、亲人的思念,刘开鑫委托一位生意上有往来的欧洲朋友,寄信回株洲,和家人取得了联系。
??? 1987年10月,刘开鑫在允许回大陆探亲的第一时间,首批回到阔别38年的家乡,“真是激动,虽然父母已去世,但还有弟弟、妹妹们”。刘开鑫从台湾回到久违的家乡,便再也不愿离开,他感觉这片土地才是自己真正的家,他还让儿子、儿媳辞了在台湾的工作回家乡发展。
??? 凭借在台湾31年经商的丰富经验,他在株洲创办公司,安排700多人就业。

护犊情深:创办心德奖学会
??? 在刘开鑫心里,家乡的孩子都是他的“小朋友”。
??? “知识对孩子成长太重要了。”1994年,心德奖学会正式奖励、资助了第一批品学兼优和家庭困难的学生。刘开鑫说,创立奖学会,旨在弘扬心德、激励后进、培育人才、造福乡里。为确保助学的公平、公正,心德奖学会每年奖励株洲县五所高中(五中、一中、三中、职高、潇湘)参加高考考入重点院校的文、理科第一名,朱亭镇高中入学考试前5名的优秀学生,以及朱亭镇小升初、初升高成绩优秀的学生。同时,朱亭镇籍高中考入重点本科的特困学生,也可得到资助。
??? 八旬有余的刘开鑫,已将心德奖学会的“接力棒”传到了儿子刘力文手中,从台湾回到株洲创业的儿子也表示,爸爸的心思他最明白,心德奖学会会一直关注株洲县的优秀学子和贫困学生。